English

汉语古籍电脑化

1998-05-28 来源:光明日报 单三娅 我有话说

于5月中旬在北京召开的海峡两岸古籍整理与传统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上,两岸学者除了对古籍整理的一般问题进行了交流,还就实现古籍研究的电脑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笔者在与学者们的交谈中了解到,对于继承汉文化的地区来说,在用电脑处理汉语资料时,有些字形是没有的,这种情形在古籍整理中特别突出,尤其是遇到人名、地名等史料时,缺字问题更为严重。早在80年代中期,海峡两岸学者就已经各自开始着手进行汉语古籍的电脑化工作,双方首先都遇到了严重的缺字问题。汉语的发展经历了陶器铭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历史时期,汉语古籍中有许多字是现在的汉语软件中所不存在的,为此,内地与台湾的学者都为解决缺字问题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方法却不相同。内地学者基本上采取的是缺一个字补一个字的方法,力求最终建立一个全汉字字库;而台湾学者则是从汉字的字形结构入手,以部件及字根的组合方式表达字形,运用字形资料库来表达字形的结构和该字的属性,提供缺字的输入、描述、识别、查询等。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安平秋介绍说,内地在古籍整理电脑化方面起步不晚,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单位都进行了全文资料的输入工作,但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据台湾汉学研究中心资料组组长刘显叔、台湾“中央研究院”资讯研究所研究员谢清俊介绍,目前台湾已经形成了以“中央研究院”电子古籍发展小组为中心的汉字古籍电脑化研究体系,已经完成二十五史、十三经的全文资料库,目前可以检索的全文资料库总字数已超过一亿四千万字。

在此次讨论会上,两岸学者达成了共识:两岸应加强古籍整理和研究在电脑化方面的合作,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重复和浪费,而且可以实现资源、信息共享,这对双方都有利。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尽快建立两岸的古籍处理共用系统,这是双方合作的环境基础。两岸学者认为,作为汉语文化的继承者,汉语古籍电脑化是中华学人当仁不让的使命,我们不能依靠外国人来做这件事情。两岸学者将于近期再次会晤,商定双方合作的具体项目和时间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